佛教基础知识

风水知识 2021-12-22 18:05中国风水学www.phbcw.com
1、三法印
三法印指无常、无我、涅槃。注意这里是“无常、无我”,而不是“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”。无常与无我,遍五蕴之一切处,而不光指“诸行”与“诸法”。若单说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,是将三法印窄化了。
无常是时间分析,无我是空间分析,这是佛教的核心世界观——“世界”二字,世指时间,界指空间。《金刚经》上说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。如梦幻泡影是从空间意义上说的,如露亦如电是从时间意义上说的,这一偈讲的就是三法印中的无我与无常。而佛法的最终指向,一定是涅槃,这是三法印中的涅槃印。
三法印是佛教与其它宗教的区别所在,凡指向三法印的就是佛教思想,凡违背三法印的即不是佛法。
2、五蕴
五蕴是指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是构成生命的五大要素。
“色”指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。在佛教中,将物质概括为地、水、风、火。地为固态及其性质,水为液态及其性质,风为气态及其性质,火为能量及其性质。一切物质都不外乎这三种状态加上能量。
“受”包括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种触觉。
“想”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内心的影像,包括念头与情感。
“行”是指一切变迁的现象。对自我的生命而言,包括身行、意行、口行。
“识”,如前所说,识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这六种感官中产生的六种世界体系,包括视觉世界、听觉世界、嗅觉世界、味觉世界、触觉世界、思惟情感等。识是生命结构的最高层次,佛说:齐识而还,不能过彼。不要认为在识之上,还有个“真心”、有个“佛性”,没有!真心只存在于妄心之中,真妄不二,一体两面。
这五蕴中,色是物质基础,受、想、识三者是感受与精神层面;色、受、想、识四者是空间存在概念,行是时间概念,指色、受、想、识的变迁过程。
现代心理学对人的一切分析,最高达到精神的层面,也就是五蕴中“想蕴”的层面,认为精神就是“我”的核心。卡笛尔说,我思故我在。但请问是什么在认知这个精神?是什么在认知“我思”?这个就是佛教中的识的概念。
这个识在认知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也就是在认知色、受、想、行。没有这个识的参与,人不过是一架精密复杂的肉体机器,虽然能对外界有自然的反应,但不会认知自我的存在,也就产生不了自我意识。
高科技制作的机器人,也有类似于生命的各种传感器(感受器官),也有相当复杂的记忆与分析程序(类似于生命体的大脑),但没有“识”的参与,它产生不了自我意识,它不知道它自己在干什么,也不知道它自己的存在。与国际象棋大师下棋的计算机“深蓝”,其记忆与分析能力远在常人之上,但它不知道它自我的存在。
科学界一直认为,思维能力达到一定高度就能产生自我意识,但思维能认知思维吗?没有高一层的“识”的参与,即使复杂如“深蓝”也不能产生自我意识,有识的参与,即使最简单的生命体--如蚯蚓,也知道它自己的存在。识是有情生命与无情类生命及物质世界的分水岭。
五蕴是构成生命的五大必要因素和全部内容,缺一不可。在无常的原则下,五蕴需要不断地补充,否则生命无以为继。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补充这五蕴,以维持生命的存在。迁流不息的五蕴构成生命现象,现象之中,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。生命需要对五蕴无止境地补充,为之奔波不停,片刻不能止息,这就是苦,苦的根源是无常。
六入、四食与五蕴是从不同的视角分析生命现象。六入与四食也可以纳入五蕴分析的范畴。
3、六入
佛教是一种建立在心理分析及哲学意义上的宗教。佛教的根本目的是解决生命个体自身的问题,故而一切的分析皆从认识论出发,亦即以个体生命的自我认知为出发点,分析生命现象及与个体生命相关的世间。
我们知道,唯物论是以物质为出发点,对物质世界穷尽分析,对生命自身也基于物本位。其优势是长于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,弱点是拙于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。佛教是从个体生命对自我生命及世界的认知来分析问题,为我们对自我及世界的认识,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。这里没有对错之分,只是需求不同,故分析角度不同。佛教是要解决每一个生命个体的问题,故从生命本身的认知分析入手。
就我们人类而言,对世界的认知不外乎六种途径:眼睛的视觉、耳朵的听觉、鼻子的嗅觉、舌头的味觉、身体的触觉及感知、加上情感思惟。这就是佛教的“六入”,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这六入与后面谈到的“识”构成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,六种识构成“我”的世界。比如眼识构成视觉世界、耳识构成听觉世界、鼻识构成嗅觉世界、舌识构成味觉世界、身识构成身体感受世界、意识构成自我的精神世界等等,这六识构成自我的世界。芸芸众生、苦乐悲喜、天地万物,不过是构成“我”的世界的调料。一个生命一个世界,六识之外没有世界。
世界只是“我”认知的世界,山河大地只是“我”这个生命个体眼中的山河大地,一切的现象都只是自我的认知,也是构成自我世界的一部分。如果没有了这个“我”,“我”的世界也就随之湮灭,了无痕迹。有人说,不管自我这个生命体是否存在,都不妨碍这个世界的客观存在,这种说法是从物本位出发的。人要解决自身的问题,有必要从人本位出发,从自我的认知入手。将物质世界分析到分子原子乃至夸克及弦论,对解决人的精神层面的问题毫无助益。
人有种种痛苦烦恼都是源于自我的认知,烦恼本身就是六识中的意识。看电视是眼识的需求、爱听音乐是耳识的需求、喜欢香味是鼻识的需求、爱好美食是舌识的需求、运动按摩男女之爱是身识的需求,一切情感与思惟是意识的需求。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需求超越这六种认知体系。
生命是由六识构成的一个暂时现象,没有了这六识就没有了生命。生命只有不断变迁的现象而无实体。而这六入与六识皆是迁流不息、无法停留的,要保持生命的存在,必须片刻不断地满足这六识的需求。我们被迫追随这些无常的需求奔波不止,这是生命的苦之所在。苦的根源是无常。
4、四食
四食是从生命需求的角度来分析生命结构,四食包括:粗抟食、细触食、意思食、识食。
粗抟食指食品、水、空气等物质需求,这些需求构成生命的物质存在;细触食指眼耳鼻舌身等感受的需求;意思识指思惟情感的需求;识食指自我认知的需求。粗抟食构成物质存在,后面这三者构成生命体的精神存在。
四食与五蕴,有完全的一致性。其中粗抟食指“色”的补充,细触食指“受”的更叠,意思食指“想”的变迁,识食指“识”的变幻。为什么在这里只分析四蕴,而没有行蕴?如前所述,色、受、想、识是空间分析,行是时间分析,五蕴即反映佛教的时空观。四食侧重空间分析,而时间包含在空间的变迁之中。
生命的存在必须有这四食,缺一不可。这四食迁流不息、不能恒久存在(即行蕴表示的变迁),故生命的存在必须不断补充四食,为这四食奔波不息。因为一切皆是无常,四食之中,并没有一个恒定不变的自我,“我”只是四食组成的一个暂时现象,缘在则在,缘尽则灭。所以一切的努力最终都是毫无意义的。即使在当下,也找不到意义所在,所谓意义,不过是意思食的需求。
5、四念处
四念处指身念处、受念处、心念处、法念处。
这四念处,指观察五蕴中的色、受、想、识四蕴。身念处指观察色蕴,受念处指观受蕴,心念处指观想蕴,法念处指观识蕴。这是从不同角度分析生命的结构。为什么四念处中不包含观行蕴?因为行蕴是时间迁流,代表的是无常,而无常体现在色受想识这四蕴的变迁过程之中。观这四念处的无常,即包含了行蕴。
观四念处的目的,是为了通过如实观照的方法,证得无我。而不仅仅是观身不净、受是苦、心无常、法无我,这种分析方法,把四念处极度窄化了。比如身不仅能令人产生不净想,也能令人产生净想。比如同样一个女人,在你眼中污浊不堪(不净),在他眼中貌美如花(净)。若单观不净,是偏执于一处。单观不净的一面,用来对应淫欲当然是利器,但当成一种观念,就偏于一处了,而不是如实观了。什么是如实观?全面的、客观的分析,才叫如实观。观色,要做到“色集、色味、色患、色离如实知”。知其产生、变迁与消亡的过程,知其带来的利与弊,知道出离的方法。
观四念处基本的分析方法,一是无我观,二是无常观,观身、受、心、法四念处的无我与无常,从而完全破除“我执”。把我执破除了,一切生命的问题就迎刃而解。
6、十二因缘
十二因缘分析自我生命的流程,包括:无明、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。
最核心的无明是认为有个自我,由此带来因我执(自我观念)产生的种种烦恼,不懂得认清无我、得到解脱的方法;行指五蕴中的行蕴;识指五蕴中的识蕴;名色指色、受、想三蕴,其中色指五蕴中的色蕴,名指受、想两蕴。为什么叫名呢?因感受与念头情绪等,不像物质一样有色有相。感受与念头只可感觉,而无实际,因为有名无实,故称为名。
无明是个总源头,加上行、识、名色构成的五蕴,当下这一刻的生命现象就产生了。
有了五蕴,就有了生命现象,自然就有了生命的造作与功用。生命的功能,当然是通过六种感官起作用的。所以就有了“六入”——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种感受器官;有了六入,就有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带来的六种觉受,这就是“触”;我们会对觉受产生分别,就有了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的感受,这是“受”;有了苦乐之受,自然产生贪爱(隐含相对而生的排斥,即嗔),包括欲爱、色爱、无色爱,这是“爱”;有了爱,就会产生执取之心,包括欲取、见取、戒取、我取,这是“取”;一旦执为自我所有,就是“有”,包括欲有、色有、无色有;一旦执有,就变成了“我”或“我的”,这就是“生”;有了生,就有了变迁、衰亡,这就是“老死”。
这十二因缘,必须要有前者才会有后者,环环相连。前者是后者存在的必要条件,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。现在部份佛教普及类书籍中往往将十二因缘的每一种,解释为从几岁到几岁,比如认为十六、七岁为爱,三十岁为取,这是严重的谬误。比如婴儿喜欢某个玩具,是不是“爱”?想占有这个玩具,是不是“取”?
十二因缘不是指年龄现象,而在每一个当下。比如因为有自我观念(无明),从而有了当下这个自我(行、识、名色构成的五蕴),这一刻,碰巧因为眼睛看到书上某句话(六入),而在心里产生一个概念(触),进而产生分别之念(受),生起喜欢之心(爱),迅速接受了这种看法(取),纳为自己的观点(有),我的这个观念(生)时刻都会被时间消磨、被别的观念冲突而改变(老死)。在看到书上一句话的这一瞬间,十二因缘就完整地周流了一遍,十二因缘是不是当下?
 

Copyright@2015-2025 www.phbcw.com 中国风水学版板所有

风水学入门知识,建筑风水学,中国风水学,房屋装修风水学,建筑风水学图解,住宅风水学,楼层风水学,